客服專線:
400 6092 992
理想地豆栽培技術348
發表時間:2020-05-11 11:45 (適合莢滿地、81-6) (一)整地作畦 地豆忌重茬,宜實行2-3年輪作。應選擇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灌順暢,通氣性良好的沙壤土種植。翻耕土地時,每畝撒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-4000kg,過磷酸鈣50kg作基肥,深耕耙細后做成平畦(北方)或高畦(南方),畦寬1.5米左右。 (二)播種 美國供給者適宜全國各地種植,莢滿地、81-6適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春,秋兩季栽培。 春季中部地區和西南大部地區 2月下旬-4月上旬播種 南部地區12月一翌年4月播種(2月最適合) 秋季中部地區和西南大部地區 7下旬-8月上旬播種 南部地區 8月下旬-10月上旬(9月最適宜)播種 行距35厘米,穴距30厘米、每穴3粒,用種量每畝6-7kg。 露地栽培多采用千種子直播,播前澆水,待下滲土壤不發黏時播種。為提高產量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早春栽培多采用地膜覆蓋栽培。 (三)育苗 春豇豆:播種時間宜選擇晴天,干籽播種,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。一般情況下,育苗移栽比直播增產25%-35%。播種時,種子覆土厚度為2-3厘米,然后覆蓋小拱膜保溫。幼苗出土后,加強通風降溫,防止徒長。當第一對真葉露出而未展開時,即可定植到大田。 夏秋豇豆:多采用直播,播前要澆足底水,然后鋤松表土,每穴3-4粒,蓋土3cm左右。最好蓋上少量禾草,出苗前不要澆水。 (四)定植 定植當天苗床應澆透水,挖取苗時要多帶土,少傷根。營養缽苗土坨較緊實,防止散坨傷根。按株、行距打孔,將小苗或營養缽苗植入孔洞中,深度以不露土坨為準,隨即澆水,待水滲下后覆土。地膜栽培洞穴邊緣應蓋嚴,以免漏風,減弱地膜的保溫作用。 (五)田間管理 生長前期管理,直播出苗或移植緩苗后,需進行查苗、補苗。直播地膜覆蓋栽培出苗后立即在地膜上打洞引苗,凡對生真葉發黃,提早脫落或大部分受損的苗應剔除,補種或用健壯的“后備苗”補之。補苗時應先澆水,再補種或栽苗。 定植緩苗后要中耕松土(地膜覆蓋除外)。增加土壤對太陽熱的吸收,提高地溫和土壤的通透性及根瘤菌的活動。 第二次中耕在植株團棵前進行,并結合培土,以后應注意除草,不宜再中耕。 開花結莢期管理,當幼莢長達3-4cm時,每隔5-7天澆一次水,并結合澆水進行施肥。進入采收期,每采收1次隨即澆水1次。追肥以腐熟農家有機液肥和化肥交替使用為宜。化肥可用磷酸二氫氨或N、P、K復合肥,每畝15-20kg,施肥后立即澆水。隨著溫度的升高,不再用農家有機液肥追肥。 (六)病蟲害防治 菜豆炭疽病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防治。隔7天噴一次,連噴2-3次。 菜豆銹病發病初期噴施25%三唑酮(粉銹靈)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%萎銹靈乳油800-1000倍液等防治,每7天噴一次,連噴2-3次。 蚜蟲可用40%樂果乳劑800倍液或1O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。 紅蜘蛛可用5%百紅螨凈(阿維·噠螨靈)乳油800-1000倍液防治,每7天噴一次。連噴2-3次。 上一篇南京理想——綠肥事業部
下一篇理想毛豆栽培技術
|